close

/tmp/php8dKfY9  

                           也不知道為何隔了這麼久...總之依然是有感而發啦


 

 

真的是久違了...上一篇的碎碎唸是在何時?

 

 

其實去年就有發一篇了啦,一點都不久違~

 

雖說前一陣子都會把這類的長文放在FB,但說真的FB取消掉網誌功能後

 

就不是很喜歡在上面打字了,純粹是用得不習慣

 

還有就是我比較喜歡像這邊這樣有專門打成網誌的空間

 

只是PIXNET的用戶好像也越來越少了,現代人越來越少在打網誌

 

習慣及時、直接地分享,所以大概都是短篇、摘要式的內容居多吧?

 

 

但...我就不是屬於現代人那一塊的,所以我還是要堅持打我的網誌

 

主要的目的還是為自己當下所想的事情記錄下來,而非單純的分享

 

這就是為何我要寫成網誌的原因吧~

 

 

然後封面圖跟內容並無關係

 

只是看到庫拉琳,就想到我一直沒有分享...

 

最近該來新的分享企劃了,大概會是「獸耳」系列的黏土人吧

 

畢竟真的收很多...XD

 

好啦,那個就日後再談,今天的目的是?碎碎唸?雜談吧!

 

 

主要是這一陣子看的一些新聞,加上自己碰過的一些經驗

 

有些想法想要紀錄一下~

 

台灣的新聞總是報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也是這些小事才容易跟我們的生活做連結

 

最近常常看到這類對店家不滿,上網去刷負評一類的新聞

 

當然拜現今科技所賜,人們可以直截了當表達自己的看法,是很好的管道

 

但同時這也是個問題,如果被有心人操弄的話,就有可能變成捏造或是跟風,導致評價失去原本的意義

 

我想這也是為何YouTube要取消負評讓人看見的一個原因吧~

 

 

不過我要談的不是這個

 

而是那些負評的留言內容,從留言來看,總覺得發言的人是為了引人注意,或是本身的發言水準就是那樣

 

說出來的話總是非常難聽,好像對方是多年累積仇恨已久的仇家一樣

 

發文一個比一個嗆辣,雖然有明確表達自己的不滿,但情緒性的用語幾乎佔了八成

 

不知道為何,現在這種情緒性的用語,好像也變成了是種正當表達情緒的方式

 

我自己看了這樣的留言,就算不是當事人,都會覺得不舒服

 

同時也會覺得,這樣子辛辣的內容,留言的人真有辦法當面對當事人說嗎?

 

因為網路上的「匿名」以及「隱密性」讓發言的人大膽了起來,甚至肆無忌憚這點,個人就覺得不是件好事了

 

 

同時也讓我想起先前處理過學生之間的糾紛,因為一點小事而在社群軟體上起口角

 

被罵的一方不甘心,找了他的朋友一起加入群組來反嗆回去

 

處理這種事情真的很無奈,但看了他們互嗆的對話,真的不像是個中學生該有的發言

 

平時看起來也不像是會這樣亂嗆人的學生,在網路上簡直就是變個人似的

 

也難怪網路上發生的常常被人家拿去作為告發他人的題材

 

事後當然雙方都進行了懲處,表面上應該也是沒事了...應該說本來就是很無趣的原因而起的糾紛

 

雙方也不是什麼仇家,我真不曉得何必說話要說得那麼難聽?

 

若我是當事人的一方,即便事情和平落幕了,我也不可能就這樣放下

 

言語的傷害是無形的,也因為如此,要當作沒發生過就更加困難

 

 

 

這又讓我想到上一屆...算三年前的事情了

 

一樣在處理幾位學生的事情,因為對她們的說教導致三人組對我心生不滿

 

就在字條上寫了許多抒發的言論,並交到我的手中

 

其中一位寫得最兇狠的就是說我「連怎麼當老師的都不知道」

 

至於是處理什麼事情?一樣是非常無意義的東西

 

簡單說就是她們拿塑膠掃把去掃應該要用竹掃把掃的水泥地

 

結果掃不起來在那邊徒費功夫,要她們換掃把就在鬧脾氣,因此被唸了幾句

 

就這樣她們可以生得出一堆批評甚至惡毒的言語

 

但大概沒想到我會找她們直球對決

 

當我直接問到上面的話是誰寫的,三位女生馬上縮得都不敢承認...

 

我後來也不追究,只告訴她們「我怎麼當老師的不用輪到妳們來說嘴」

 

其實後來跟這幾位女生相處還算融洽,至少也都順利正常畢業了

 

但...就像我前面說的,講這些惡毒的話,不可能讓我就當作沒發生過

 

我也不是什麼心胸寬大的人,只是我不想去多追究

 

不然光那張字條就能夠給予她們足夠的懲處了

 

雖然沒去追究,但我會把這些事情記住,直到我進入棺材內都會記得的

 

 

所以說,包含我自己親身體驗以及處理過的事情

 

新聞上報導這種拉高仇恨值的言論,確實不斷地在社會上出現

 

然而雖然我們應該從教育這一代開始,能導正這種觀念就盡量導正

 

但實際上執行真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從學生沒什麼心機的言論中,可以得知的是,有些家長甚至也教導他們

 

被罵了就罵回去,被嗆了就嗆回去,這種以眼還眼的仇恨連鎖

 

如果是小孩個人的想法,那我覺得還可以導正,但若是家庭的教育

 

我想要改變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碎碎唸了一堆,其實沒什麼結論

 

在現今這樣的環境下,我也只能說...我自己不會去發表這類充滿仇恨的言論

 

即便我很討厭某個人,我不認同別人的觀點

 

可以選擇的是將對方視而不見,若對方存心找麻煩

 

那我可以正面跟他對質,把話說清楚

 

如果對方還是不能接受,那就算了,人生會有多少不能接受的事情

 

如果還要浪費在針對我的身上,那大概是對方在找自己麻煩吧?

 

總之...其實在多年前我的碎碎唸,擔心的事情一直在發生

 

像這SNS造成的問題,台灣過於自由的教育環境

 

影響的程度比想像中都來得深遠,能改變的實在太有限

 

只能企盼喜歡拉高仇恨值的人,遲早會接受得面對現實的考驗

 

並且能在一次次的考驗中記取教訓,改變自己的態度

 

畢竟我自己也是這樣子修正過來的,所以不是什麼大問題

 

怕的是明明自己的態度有問題卻不認為自己有問題,那才是最大的問題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文森 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